专注于红色教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研学旅行
热门搜索
培训课程
培训动态
现场教学
时政新闻
培训体会
红色精神
教学特色
关于传承
联系传承
全部分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领导关怀
游客在“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参观,头像上排左起为张玉梅、伊廷珍、公方莲,下排左起为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右侧为1981年6月21日刊发《当年沂蒙“六姐妹”》报道的《大众日报》。在革命战争年代,蒙阴县烟庄村有6位十八九、二十刚出头的姑娘或媳妇,她们出身苦寒,有的是童养媳,有的是逃荒户的女儿,但她们英勇支前,为子弟兵送军粮、做军鞋、看护伤病员,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明德英,女,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21岁时,嫁给了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贫苦村民李开田。乡亲们让他们去看墓林,林边零星地块可供食粮,林里的树木可供柴草……从此,一个茅草窝棚架在了墓地边。
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从此,厉家寨成为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整山治水的典范。厉家寨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共有5个自然村,714户。村子位于莒南县东北部的大山脚下三山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解放前,厉家寨全村有300多户人家,6500亩薄地,这些地被山岭沟壑分割得很零碎,既怕旱又怕涝,十年九不收,村里人缺衣少食,常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候,全村不少人家常年靠讨饭为生。
平邑县九间棚村,原本是沂蒙山区无数个普通山村中的一个。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仅有176人,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子却在全国大放异彩:先是《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时任中组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写给山东省委的信,信中说他看了九间棚的事迹“很受感动”,号召全国学习九间棚。当年8月,宋平同志在莱西召开的全国村级政权建设会议上,在接见九间棚党支部书记刘嘉坤时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
叛徒刘国定,四川新都人,抗战时期入党。先后担任过巴县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巴县县委书记、重庆市委副书记、川东临委委员、重庆市工委书记。1948年4月被捕后在狱中被叛徒冉益智指认后即叛变,被授予中校参谋、侦防处专员。为特务机关编写《防止中共入川之对策》、《中共在川活动概况》,作为特务破坏地下党组织的教材。重庆解放后,自知罪孽深重,不得不向公安机关投案。1950年被公安机关逮捕,1951年2月被判死刑。
“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要求我的一切,希望组织上注意经常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的意识,纯洁我们的队伍。”这是许晓轩烈士临刑时的口头遗言。市委副书记冉益智,带领党员乘船到下川东开展工作,在船上他要求党员有群众观念,不要与群众抢位子。结果,几个党员按他要求全部站在甲板上,他和自己妻子却打开行李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