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首页

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

专注于红色教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研学旅行

热门搜索

时政新闻

弘扬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金寨县不断擦亮红色文旅品牌

2024-08-29 浏览量:1185发布者: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

近年来,金寨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文化根脉、精神支撑、产业带动和文明涵养作用,坚持绿色筑基、红色铸魂,不断擦亮红色文旅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文化繁荣。

保护利用红色资源

持续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不断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水平。

坚持规划引领,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红色资源利用建设和展陈管理的通知》,编制《金寨县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金寨县革命旧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县内文保单位的保护利用、布展、“三防”方案,形成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体系。

坚持项目带动,争取文物保护资金实施了一批革命文物维修、环境整治、展陈提升等项目。整合资金建成了八月桂花遍地开主题广场、鄂豫皖红军纪念园,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立夏节起义首发地大王庙,创建大别山红色小镇斑竹园和苏维埃红旅小镇汤家汇。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成为大别山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的单位。

坚持依法保护,划定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线,落实“四有保护”,设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完善革命文物档案记录,为56处重点革命文物配备“管护员”,征集革命文物资料近8000(份),公布烈士纪念设施155处。

实施红色印记提升工程,在城乡重要节点建设红色雕塑、树立红色标识、增添红色元素,命名县歌县树县花,努力实现“红色景观处处可见、红色精神时时彰显”。全县拥有可移动馆藏革命文物1500多件,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15处(259个点),保存完好率100%。

传承弘扬红色精神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着力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牺牲奉献、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等独特精神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深化红色研究,持续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库试点,深化“两源两地”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等研究,成立金寨县红色文物管理中心和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与安徽大学、皖西学院合作共建“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发布30多项皖西红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出版《红色金寨》《将军县的红色纪事》等红色书籍30余种。

加强红色传承,成立金寨县红军后代宣讲团,组织红军后代回县开展红色宣讲30余场;组建红色基因传承志愿服务大队,深入乡村、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展送红色基因“七进”活动2000余场。

抓实红色教育,依托金寨干部学院,开发红色课程10余个,开展县内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10余万人(次)。推进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红苗工程”,推动红色教材、红色短剧进课堂;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副校长、“红哥哥”、“红姐姐”、“红色领航员”教育引领作用,常态化推进校园红色教育活动。

激扬红色文化的时代光芒,倡树文明新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将其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红色阵地,在全县23个乡镇232个村(社区)建设红色文化室、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文化长廊,讲述革命故事、展示红色历史、促进红色基因走进群众、融入生活。

打造文化队伍,充分发挥乡镇文联、乡村文化特派员的组织作用,把新乡贤、红色文艺轻骑兵、群众文化带头人发动组织起来,带领群众开展红歌传唱、红色经典诵读、红色小品演绎,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该县乡村文化特派员行动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20个“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之一;“十万剧场”入选首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和“2023年安徽省数字文旅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推动红旅深度融合

依托丰富的“红、绿”旅游资源,放大“红色+”效应,不断推动红色资源开发,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示范地”。

该县推出安徽首个红色文旅深度融合的沉浸式演出项目《立夏》,在汤家汇“十万剧场”进行公演。打造中国红色微电影剧院,连续开展2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颁奖活动;举办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长三角红色旅游创意发展大会以及红岭公路自驾游、全国红色越野赛等活动,扩大金寨红色文旅影响力。

开发设计“走红军路、唱红色歌、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等研学体验课程,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让群众享受红色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持续擦亮“中国红岭公路”金字招牌,推出以“传承红色基因 驶向两源两地”为主题的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据介绍,金寨县“中国红岭公路”入选“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全省唯一)以及首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2023年,金寨县共接待游客1503.88万人次、创综合收入99.9亿元,其中,红色旅游接待游客369.62万人次。

来源:皖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