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首页

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

专注于红色教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研学旅行

热门搜索

时政新闻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4-07-30 浏览量:944发布者: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蕴含着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考量,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新时代新征程,重庆要从自身特点与实际出发,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人民至上,牢牢守住“两条底线”。“千万工程”从浙江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办实事、办好事,并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投入工程建设,让农民在共建共享中感受实实在在的幸福。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重庆乡村全面振兴,首要的是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一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鼓励各区县多种粮、种好粮;大力推广高含油量优质油菜品种,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以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大面积单产提升;稳步提升蔬菜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多作贡献。二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健全“线上监测+线下走访”动态监测机制,紧盯特殊农户群体落实帮扶措施;主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发保洁、绿化等公共服务岗位,支持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鼓励脱贫群众接受各项技术培训,持续打造重庆火锅师傅、云阳面工、巴渝大嫂等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并引导脱贫群众与“田秀才”“土专家”一同创新创业,进一步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发展特色产业。“千万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业为基,根据浙江各地乡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资源优势等分类施策,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激发了强大活力,形成了持久生命力。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各区县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要依山就势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一是持续培优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生态特色产业。聚力发展粮油、生态畜牧、火锅食材三大主导产业和榨菜、柑橘、茶叶等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二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壮大农特产品加工等绿色制造业,发展旅游民宿、农耕体验、生态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促进园村一体、产村融合,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农户增收渠道。三是全面提升重庆农业品牌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构建以“巴味渝珍”“三峡柑橘”为引领,涪陵榨菜、奉节脐橙、永川秀芽、荣昌猪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各类企业品牌为基础的品牌体系,擦亮重庆“高山生态有机”农产品名片,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全链条提质增值。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浙江把“千万工程”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省内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发展。重庆肩负着走好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的时代使命,要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城乡融合体系。一是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体推进农村路、水、电、通讯、物流“五网”建设,加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稳步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支持区县发展先进制造业等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对具有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的小城镇,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成以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为特色的专业功能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向县(区)城和小城镇集聚。三是推进山区库区高质量发展。立足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推动渝东南文旅融合、城乡协同,丰富拓展文旅康养新业态;促进渝东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同时,深化区县对口协同发展,协同高效配置主城协同区与山区库区资源要素。

坚持久久为功,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千万工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多年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胜,农村面貌实现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蝶变。重庆全面建设“巴渝风、山城韵、乡愁味”的巴渝和美乡村,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发扬钉钉子精神,循序渐进接续奋斗,不断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区分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做到专业人员参与和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协调,不搞千村一面,确保拿出来的规划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二是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推进村庄绿化、亮化,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力度,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探索“村级事务积分管理制”“积分超市”等激励机制,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营造良好宜居环境。三是培育文明善治乡风。加强农村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发展巴渝农耕文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社等末梢延伸,组织开展富有巴渝农趣农味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打造具有重庆地域特色的品牌,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