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首页

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

专注于红色教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研学旅行

热门搜索

精神解读

弘扬太行精神,不是留存在记忆中供人瞻仰,而是铸就一条坚韧的民族血脉,为前行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2019-03-13 浏览量:2799发布者:前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和培育太行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最近,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我市视察调研时指出,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发扬“太行精神”的现实意义,核心是三句话,就是“不畏艰难、英勇奋斗、敢于胜利”,实际上讲的是信心和勇气。要继续弘扬太行精神,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推进跨越发展。袁纯清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学习和研究太行精神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为弘扬和宣传太行精神增添了新的动力,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历史的责任感和现实的紧迫感,把弘扬和培育太行精神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首先,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继续弘扬太行精神”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创新载体和形式,提高工作水平,开展主题宣传教育,积极传播太行精神,充分体现太行精神、大力讴歌太行精神,肩负起弘扬太行精神的重要使命。要高度重视用太行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使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满腔的热情和实际的行动,共同推动伟大的太行精神不断传承延续、不断发扬光大。

要突出时代特征,适应时代呼唤,不断丰富发展太行精神的内涵。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族精神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太行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和精心培育。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切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主动反映时代实践的脉搏,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新内容,赋予新特色,开拓太行精神发展的新境界。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太行精神的现代性,增强太行精神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同时,要在理论研究和宣传中,把握新时期太行精神发展的新规律,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出新成果,作出新概括,多出新精品,使太行精神成为具有深刻的思想魅力,新鲜的时代内涵和持续的精神活力的新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

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弘扬太行精神贯穿到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而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唯一途径是社会实践。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使太行精神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提供了发挥作用的更宽广的舞台。要把弘扬太行精神与指导工作实践、促进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在工作中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太行精神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转化为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良策;要把弘扬太行精神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体现太行精神,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用太行精神把全市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保发展、促转型、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上来,统一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长治的宏伟目标上来,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推动我市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华”。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前辈给我们留下的这笔精神财富,让太行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扬光大。

太行精神万古长青!


相关阅读推荐: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1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

关于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发布(附全名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责任编辑:红色教育03

                                   版权所有http://www.hsccjy.com(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