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2019-01-28 浏览量:10776发布者:王雯静
驱车从郑州出发,一路向北,三个小时后,我们便由红旗渠大道进入了林州市区。 这天,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淅淅沥沥。 透过车窗远眺,目之所及,太行山的余脉在一片氤氲之中隐隐显现。这座曾经让林州人民饱受贫困与缺水之苦的大山,依旧巍峨直立着,依旧静默环绕着小城。
而雨中的小城却焕发着新鲜活力:宽阔平坦的红旗渠大道昭示着林州人“引进来,走出去”的气魄;路旁色彩艳丽、设计精美的楼房展示着林州人的建筑技艺;无论是路灯上的宣传条幅,还是商店的LED屏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标语随处可见……
两大奇迹之一――林县红旗渠
林州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建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林县。1994年元月,撤林县设林州。
自古以来,林州深居太行山东麓,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大小山峰绵连环接,是远近闻名的干旱重灾区。
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因为水源奇缺,林州灾害年年有,十年九不收,当地百姓生活十分艰难,终年过着“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的贫苦生活。
水,是林州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
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困境,林州人民誓要在悬崖绝壁上开山凿洞,将邻省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州来。浊漳河是古籍《山海经》上赫赫有名的河流,传说中衔西山之木石而誓填东海的精卫鸟,就是在这里飞出的。
那是1960年,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带领群众一头扎进茫茫太行山,舍生忘死,苦干十年,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硬是在太行山腰凿出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从此,山的地图上多了一条代表水的蓝色曲线。
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应该去参观一下红旗渠。”
自1969年红旗渠竣工至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经过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林州人的“红旗渠脾气”
林州的市歌,写的是小推车――当年修红旗渠,小推车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歌词这样写道:“山里人生性犟,后边来的要往前面放。”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停下休息时,走在后面的一定要把车放到前边才停下来,就为了不居人后。
这是一首林州人都会唱的歌,是一首令在他乡的林州人都感到骄傲的歌。
唱到那个“犟”字,林州人都心领神会:没有这点犟劲儿,敢在太行山上动土?
林州人脾气犟,就像太行山上的那枝“虎口椿”,挤在虎口般的岩石间,有一点薄土,就倔强地吐出一簇新绿。
林州人的脾气又叫“红旗渠脾气”,特点有三:干得苦、看得远、想得大。
李广元,林州的钢铁大王,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红旗渠脾气”的人。
一辈子没有离开钢铁,李广元把他的事业变成了最简单的口头禅――干事。李广元喜欢干事,他喜欢在钢铁中干事。
26岁时,他干的事是接过了铁匠铺,那是个专门打造红旗渠所用工具的小铺面。少年的李广元就是在这里,目送着父辈们的背影走向红旗渠的。
但是,不甘于一辈子在铁匠铺打铁的李广元有一天提出要搞汽车配件。
村委会上举座哗然。
李广元不慌不忙:“我领着干。成了,是咱村儿的;砸了,是我的。”
现在,汽车配件已是林州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产业大部分起源于李广元当年不起眼的小小铁匠铺。
李广元终于干成了事,把一膛打铁的小火炉,变成了产钢的高炉。2001年,曾经的铁匠铺开始发展钢铁产业,进而进军特钢及无缝钢管。目前,正在建设50万吨油井管项目。李广元成为林州最大的利税大户,一年纳税过亿。
他说,人不能只为钱活着,我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红旗渠的精神已经长在我的骨子里。
林州新梦:打造“富太行”“美太行”
千百年前的鲁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劈开大山的封锁,沟通山内外的世界。于是,他挥舞巨斧,在太行山上劈开了一个“鲁班豁”; “鲁班豁”下的林州人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突破山与命运的桎梏,走出山门,迎回春风,把山里的家园建设得比山外更美好,让山里人比山外人活得更精彩。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改变了林县人畜饮水难的生存困境;
上世纪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大力发展建筑劳务,解决了林县人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建筑大军用挣回来的钱扶持家乡企业发展,建设美丽和谐新林州。
今日的林州,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其中城区人口25万,城镇化率达44.5%,在河南省108个县市综合实力排行中进入了前8强。
当地市民告诉记者,现在林州南边的人多以建筑务工为生,组成声势浩大、享誉全国的“林州建筑队”;北边的人则到工厂谋份工作。
提起林州建筑,林州人无不感到骄傲。
林州素有“建筑之乡”“匠工之乡”之美誉。当年靠着修建红旗渠工程,林州人锤炼出的胆识和技能,让他们走出大山闯世界,把创业的梦想升起在每一个脚手架上。而建筑业带回的资金、信息和市场意识,为千万个农民家庭圆了致富梦,为林州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厚重的基础。目前,占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七成以上的是建筑业。没有建筑业的贡献,就没有林州的今天。
同时,林州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依托林州丰富的矿产资源,林州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壮大,现已成为豫北工业重镇,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配件、矿煤机械、钢铁、铝电五大特色产业。
如果有人问林州的企业家有什么特点,那么林州人会告诉你――特别能吃苦,创业热情高。
尽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依然存在于每一个林州人的心中、血液中,乃至生命中。
郭现生,土生土长的林州人,1962年出生于红旗渠修建时期。尽管掌管着林州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上市公司――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林州重机集团”),但是今年51岁的他仍保有强烈的创业激情,凭借山里人少有的头脑活、胆子大和敏锐的商业意识,致力于将林州重机集团打造为全国唯一的集钢铁铸锻、煤炭综采成套设备、矿井建设与运营、金融租赁服务、安全技术设备于一体的大型装备制造集团。
2013年,林州重机集团纳税7729万元,居林州市2013年企业百强榜第一名。坐拥亿万资产的郭现生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他还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只要没应酬,他一定回家喝碗稀饭……
如同1981年,19岁的他为了谋生,独自来到太原煤科院当小工。他下到6米深的蓄水池挖土,然后用小推车将土运到7里外。就这样,他一天能赚5块钱,而为了省钱,他每天只花1块3毛钱吃饭。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林州正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全力朝着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不懈奋斗;流淌着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正在奋力谱写“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篇章。
相关阅读推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责任编辑:红色教育03
版权所有http://www.hsccjy.com(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