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首页

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

专注于红色教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研学旅行

热门搜索

精神解读

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比较研究

2019-01-24 浏览量:8474发布者: 袁继道

 在中国革命的28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艰辛探索、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老区精神,它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即地域的广阔性、时间的长久性、斗争的复杂性,产生的革命老区精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精神虽名称各异,但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特点。今天,我们更要从共同性、统一性上去把握和宣传革命时期的这种精神,以利于团结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一、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要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发扬下去。在新的形势下,一要发扬百折不挠的革命坚定性。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增强必胜的信念。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三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困难,进一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团结一致,把各项工作的关键经济建设搞上去。四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优良传统,坚决刹住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拉花架子等不良作风,要扎扎实实做几件取信于民的事情。”[1]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精神;它的灵魂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和不懈追求。
  江泽民同志2001年6月在江西考察时意味深长地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2]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已经成为历史,井冈山精神则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穿越时空,永放光芒。
  大别山精神是鄂豫皖革命老区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斗争实践中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以党性和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认知、情感、意志的总和。大别山精神集中体现在:“不怕牺牲、不胜不休;坚定信念、必胜信心;团结奋斗、党群一心”三个方面。坚定信念、必胜信心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不怕牺牲、不胜不休是大别山精神的突出特点;团结奋斗、党群一心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3]
  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的特点
  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同属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的集中体现,但各具特色。
  延安精神是中共中央1935 年10月落脚于陕北,直至1948 年3 月23日东渡黄河离开延安的十三年时间内,所形成的观念和作风。这一时期,我党通过抗日游击战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政权建设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并开辟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局面,八路军、新四军进一步发展壮大。
  笔者认为,延安精神体现有两大特色,一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自中共中央搬到延安以后,面对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百姓生活条件特别艰苦的恶劣环境,以及日寇的封锁,国民政府对物资流通的限制等极端困难的局面,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此,从领袖到战士人人动手,展开了大规模生产运动,终于战胜艰难,走出困境。同时,我党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口号,并在机关和军队中认真践行,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爱国人士陈嘉庚到延安参观后,感言“这就是中国的希望!”。当年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成员也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
  井冈山精神是1927年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生于开创根据地的伟大实践,“实事求是,敢创新路”是它的突出特色。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共八.七会议决议,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参加了湖南的秋收起义,当起义受挫之时,毛泽东力排众议,从实际出发,说服部队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偏僻山区转移,至9月29日在江西永新县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27日部队服从党组织领导,把革命红旗插上了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带领南昌起义余部也上了井冈山,朱毛会师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日益壮大,到1934年形成了中国革命最大一块革命根据地——中央根据地,创建了中央红军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想方法,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诞生了井冈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则产生于开创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不怕牺牲、不胜不休”是它的突出特色。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以红安县(当时叫黄安县)、麻城市、大悟县、新县为中心,扩展到鄂豫皖三省,从今天来说,主要有黄冈市、孝感市、六安市、信阳地区等二十多个县市。大别山地区从董必武、陈潭秋把革命种子播散来以后,就纷纷建立党的组织,1924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1927年,遵循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各地又积极展开秋收起义,主要有黄麻起义、六霍起义、商南起义等,起义失败后,他们开始了向井冈山学习,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几年之后,分别形成了鄂豫边、皖西、豫东根据地,1931年统一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委派张国焘领导,并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在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地区遭受敌人多次围剿、清剿,据不完全统计,黄安县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有名有姓烈士2万多人;新县为革命献身的英雄儿女近6万,查明烈士3.5 万人;麻城市乘马与顺河两镇登记烈士近1000人。同时,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走出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军队,主要有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第五师等。由此可见,大别山人民不怕牺牲、不胜不休的英雄气概,这就是今天将军县、将军镇产生的背景。   井冈山、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同时发展形成。党的八.七会议是两大精神产生的根源,土地革命十年的斗争实践是两大精神发展形成的实践基础,因此,两大精神的内容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诞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和正确思想路线。
  三、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的共性
  井冈山、大别山精神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早期形成的,是延安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延安精神则是对井冈山、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精神的提炼、弘扬、丰富和发展。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它们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之不懈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每个党员在入党誓词中都明确表示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战争年代,无论形势多么严峻、斗争多么残酷,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未动摇或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自始至终地坚定革命斗志,矢志不渝地坚守革命信念。正如朱佳木同志所说:“延安精神中虽然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内容 但它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贞不渝和矢志不移。”[4]
  二是具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之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到,而是针锋相对,勇敢地拿去枪杆子,在南昌发动震惊中外的“八一起义”,开创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英雄壮举,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接着又在农村开展秋收起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几年之内,创建了十几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重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红军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党的领导也日益成熟。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挫折和失败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万里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国内“亡国论”甚嚣尘上之时,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提出了著名的“持久战”、中国必胜的论断。同时积极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奔赴抗日第一线,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与日寇战斗、拼杀。在艰难困苦和挫折、失败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不悲观失望,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意志永不动摇。
  三是具有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和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土地革命的根据地创建到抗日战争的英勇御敌;从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到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每项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和工作方法,也是党的力量源泉。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同甘共苦,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以正确的政策、模范的行动、铁的纪律,取得了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四是具有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我们党在新民民主革命的历史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在理论上创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使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革命胜利60多年了,中国革命是一部史诗,中国革命是一个整体,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中国革命发生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革命斗争在地域上、空间上有差别,也因斗争内容随时间和形势的发展而变化,以及各革命根据地领导人的水平、能力有差别而形成不同特点,由此,各革命老区对革命精神的概括有差异,是自然的。我们知道,革命老区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无论什么地方的革命斗争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今天,我们更要从共同性、统一性上去宣传、把握革命时期的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用——“革命老区精神”来命名,其具体内容就是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的共性。
  四、革命老区精神的当代价值
  研究革命老区精神的目的就是肯定老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是让老区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就是为解决当今中国社会问题提供启迪、提供借鉴。革命老区精神的当代价值体现为: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对执政的共产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的促进作用;对共产党人如何立党、如何执政的警示作用;对共产党如何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的启示作用。
  (一)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革命老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可以说,革命老区精神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核心价值体系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对革命老区精神的重大发展和升华。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的老区精神,提供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例和历史依据。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二)始终不渝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 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许许多多共产党员所以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都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现在,有的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说到底,还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6]理想信念的动摇和不坚定就是丢弃了革命老区精神,动摇了我们的精神支柱。理想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致命的动摇。中国共产党的全部事业都是在共产主义信念指引下开展的,革命时候是这样,建设时候也是这样,今天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更要这样。   (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精神起家的,我们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强调要艰苦奋斗。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正迈向全面小康,但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艰苦奋斗,即使以后富强起来了,我们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精神。事实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和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战胜各类困难、灾难,才能使国力更加强大,才能使13亿中国人逐步过上富裕幸福、美满和谐的生活。
  (四)牢固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作风
  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深化改革阻力增大、扩大开放风险加大、资源环境制约和社会稳定任务更大,这个时期是考验党的领导和民众素质的重要时期。目前面临三个突出问题:干群矛盾比较突出、贫富差距比较突出、群体事件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中国革命历史表明,只有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体察人民群众疾苦,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新形势下,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五)紧跟时代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革命老区精神就是开拓创新精神,它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有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索。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党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领导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延安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1-29.
  [2]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井冈山考察时的讲话[R].人民网,2007-10-12.
  [3]陈年友等.发扬大别山老区精神、创办示范性高职院校[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4]朱佳木.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以及应当怎样弘扬延安精神[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0).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相关阅读推荐: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1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

关于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发布(附全名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责任编辑:红色教育03

版权所有http://www.hsccjy.com(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