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红色教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研学旅行
热门搜索
培训课程
培训动态
现场教学
时政新闻
培训体会
红色精神
教学特色
关于传承
联系传承
全部分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大事记
遵义会议会址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份。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醋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唯一的题字)。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粟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粟色。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老城子尹路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二楼会客室召开,参加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洛甫)、周恩来、陈云、朱德、秦邦宪(博古);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凯丰(何克全)、邓发;扩大参加者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李富春、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出席会议的还有《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及其翻译伍修权列席会议,与会者共20人。
蒋介石全面进攻破产以后,开始向山东、陕甘宁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1947年3月,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率23万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其目的是攻占延安,摧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枢。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踏上转战陕北的征途。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先后经过延安、延川、清涧、子长、子州、靖边、安塞、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吴堡等12个县的30多个村庄,行程2千余里。在转战陕北的1年时间里,党中央和毛泽东等曾住过许多地方,但开展活动较多的主要有7个地方。
中共中央到延安后,首先在凤凰山麓住了1年又10个月(1937.1.13-1938.11.20)。在这段时间里,党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过六次重大会议。第一次是1937年3月23日至31日,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上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了批评,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毛泽东后来指出,延安会议"反对了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使得全部红军会合在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斗争。"第二次是1937年5月2日至14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即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毛泽东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一方面军主力到达吴起镇,在吴起镇大峁梁进行了"切尾巴"战斗,消灭了尾追红军的国民党东北军1个骑兵团,击溃3个团;接见了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初步了解了陕北错误肃反的情况。10月28日,党中央到达甘泉县下寺湾,这是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到这里后,立即决定张闻天、博古、刘少奇、李维汉、王首道、董必武等先到陕甘晋省委驻地瓦窑堡,解决错误肃反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率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红十五军团会师,部署直罗镇战役。11月4日毛泽东等离开下寺湾,到史家湾,东村指挥21日至22日进行的直罗镇战役。这一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47年1月进行的鲁南战役(主战场位于费县境内)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它是继宿北战役之后,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会合进行的第二个大歼灭战,亦称“峄枣战役”。这次战役歼敌两个整师,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个战役歼敌最多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