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红色教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研学旅行
热门搜索
培训课程
培训动态
现场教学
时政新闻
培训体会
红色精神
教学特色
关于传承
联系传承
全部分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精神解读
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成建制的部队叛变投降;从来没有一个内部野心家的阴谋能够得逞。每逢重大关头,人民军队总是以绝对的忠诚、纯洁、可靠,与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80多年来,从万里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参加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虽然我军所处的时代、环境、条件和职能任务在变,但古田会议确定的方针原则从未过时,《决议》奠基的我军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穿越时空、熠熠生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锤头。”1927年9月,南昌起义爆发1个多月后举行的秋收起义中,工农革命军首次公开打出了党的旗帜。但是,当起义受挫后,部队伤亡增多,还有一些人不辞而别。队伍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原本5000余人的队伍,剩下不足千人。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团结一心,合群奋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开创韶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从延安写信给韶山人民,指出“唯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合群奋斗”,正是毛泽东一贯强调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也是韶山党组织坚强有力、红旗不倒的根本保证。
无私奉献精神是韶山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韶山老一辈革命家留给韶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作为从韶山走出的一代伟人,他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六位亲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五位成员都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正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员用无私奉献精神,不惜流血牺牲,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今天韶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求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